首頁 > 科技要聞 > 科技> 正文

iPhone 16 Pro 最大的更新,背后是蘋果設計哲學的搖擺

愛范兒 整合編輯:太平洋科技 發(fā)布于:2024-08-22 15:11

時間臨近九月,人們開始期待一張來自加利福尼亞的邀請函——歷年的邀請函上,都會通過各種形式展現(xiàn)出當年 iPhone 的新特性。

而今年,所有爆料中最顯眼的消息,就是新 iPhone 的機身上,將會出現(xiàn)一枚拍照按鍵。

在機身上增加按鍵,尤其是拍照按鍵,這并不少見,諾基亞 Lumia 系列的標志之一,就是保留機身右側的拍照快捷鍵。

從 iPhone X 開始,iPhone 的形態(tài)已經維持了 7 年,看起來沒有什么大變化,但蘋果想要改變機身按鍵這件事,其實已經悄然發(fā)生了。

iPhone 15 Pro 的 Action 鍵,為什么很少人用

在 iPhone 15 Pro 與 Pro Max 上,從 iPhone 誕生便延續(xù)至今的靜音撥桿變成了一個可自定義功能的 Action 按鍵。

起初我很感興趣——作為一位攝影師,不用解鎖手機就能喚醒相機,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。

于是我在第一時間把它設置為相機,然后,我遇到了使用這顆按鍵的第一個問題:人體工學設計的不合理。

隨著大家對于顯示效果的需求提高,手機屏幕也隨之增大。

但人手的寬度是有限的,想要在有限的橫向空間中增加顯示面積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增加縱向空間,于是,手機越變越長了,iPhone 也不例外。

這顆 Action 鍵接近手機左側的頂部,在狹長的機身上,我的左手手指很難直接夠到它。

想要從容地長按,我必須將手掌往上移動,握住接近手機中部的位置才行——這已經偏離日常使用手機的姿勢了。

原本,這個位置是屬于靜音撥桿的,在切換靜音狀態(tài)后,我基本沒有迫切的后續(xù)操作需求,可以穩(wěn)扎穩(wěn)打地將握姿調整回來再使用手機,但攝影功能不一樣——在喚醒相機后,我需要盡快將手穩(wěn)定下來防止畫面抖動。

無獨有偶,這樣的問題也出現(xiàn)在努比亞 Z 系列的手機上。

努比亞也為機身設置了一個亮眼的滑桿,在默認設置下,只需要輕輕滑動,即可呼出相機,還是存在同樣的困擾。

不死心的我,打算接著使用一段時間,于是出現(xiàn)了第二個問題:

在之后的一周中,我?guī)缀鯖]有用過它,還是下意識地喚醒屏幕,從鎖屏界面打開相機。

原因其實不難理解,這顆按鍵的設計實在是太不直觀了——一顆位置處于音量鍵上方的按鍵,我很難第一時間想到它代表的是拍照。

所以我常常在拍完照后才一拍腦門地懊悔:為什么又忘記了專門設置的「快捷鍵」。

但這種懊悔完全不影響我下次還會忘記。

這并不是個例,在 Reddit 上,忘記這顆按鍵的人有很多,有位用戶在回答「你是如何使用這顆 Action 鍵」時寫道:

我設置了手電筒,然后忘記了它。

迅速調用相機只是這顆新 Action 鍵的功能之一,只要你需要,它還支持自定義許多其他功能與快捷指令幫助你擴展它的使用邊界,以應對各種各樣的使用環(huán)境。

在放棄喚醒相機以后,我又嘗試了一度在網上廣為流傳的快捷方式。

它具體的操作方式是這樣的:當你觸發(fā)這顆 Action 按鍵時,手機會根據(jù)目前的狀態(tài)調用不同的功能,比如手機屏幕蓋住時,Action 鍵控制的是靜音切換;當手機橫著舉起時,Action 鍵喚醒了相機;當手機朝上放置,喚醒的是付款碼。

這聽起來很美好。

不過實操起來,場面卻略為尷尬:要么拿出手機,在眾目睽睽下拉開了陣仗,再去按 Action 鍵等待功能的觸發(fā)——這個操作流程有莫名其妙的阻塞,導致空檔時間總需要我或者與我正在互動的人等待,但也不是不能克服。

更要命的問題是我常常忘記我需要的功能對應什么形態(tài),每次需要某種功能又忘記時,按下 Action 鍵就像在玩俄羅斯轉盤那般刺激。

在手機歷史上,多功能按鍵其實也不算少見。

早在小米 4 推出的時候,就有一個可以插入手機機身上 35mm 耳機接口的特殊的外設:Mi Key

這個金屬按鍵結構十分簡單,一頭是標準的 3.5mm 耳機插頭,另一頭只是一個稍微突出的按鍵,將它安裝在手機上后,只要輕按,即可喚醒提前設置好的相應功能。

可以說,這就是一個外置的 Action 按鍵。

但 Mi Key 與 iPhone 15 Pro 的新 Action 鍵一樣,讓人產生困擾:可自定義與快捷方式讓我們可以賦予一個按鍵無限的可能性,但也讓我們搞混了按鍵本身存在意義。

類似于這種交互的混亂,在近年其實不少見。

現(xiàn)在的部分耳機,就很難第一時間摸清楚它的交互區(qū)域在哪里,需要用戶花上不少的時間。

例如索尼的 WH-1000XM3,它的降噪功能鍵與開關機按鍵都處于耳機的左側,且都是長條型狀,才上手的時候,我每次使用它都像在賭博。

Don Norman 是一位深耕于人機交互領域的科學家,蘋果曾在 1993 年專門為他設立了一個職位「用戶體驗架構師」,通過認知科學的視角幫助改進蘋果產品的設計和用戶體驗。

在離職后,他在自己的著作《設計的本質》(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,1988)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:

一個好的設計,應該是直觀的,它會讓人感覺像是自己身體的自然延伸。 When the solution is intuitive, it feels like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person using it. That’s good design.

好的設計應該讓用戶不假思索地使用,當反復迫使用戶進行思考和適應、提醒自己它的功能時,從一定程度上說,這個設計已經失敗了。

這句話跨越二十幾年,用來批評 iPhone 上的這顆新 Action 按鍵,也毫不過時。

所以在使用不久后,我就放棄了這個略顯「花哨」的快捷方式,依舊退回了靜音切換。

把一個簡單的按鍵搞復雜,這是蘋果在 iPhone 15 Pro 上做的事。

但有趣的是,讓手機按鍵大幅度變簡單的,也是蘋果。

蘋果設計哲學的搖擺

手機機身的工業(yè)設計,從千奇百怪到大一統(tǒng),走過了近二十年的時間,這其中有一道明顯的分水嶺。

千禧年后的手機市場以功能性為主,機身布滿各種各樣的物理按鍵,這些按鍵主要用于承擔撥號、掛斷、文字輸入以及各種便攜操作的任務——這就給廠商留下了許多發(fā)揮空間。

在「經典之作」諾基亞 3310 上,除了基本的數(shù)字鍵盤、通話鍵外,還設置了一枚中央導航鍵,可以輕松瀏覽菜單、選擇功能并進行確認操作,以便用戶快速導航復雜的菜單結構。

諾基亞 3310 上的菜單按鍵

除了基礎功能外,各家也會將自己的特色功能展現(xiàn)出來,設計成機身上的固定按鍵。

比如索尼愛立信推出的 Walkman 系列手機,就將播放/暫停、音量調節(jié)與曲目跳轉做成了物理按鍵,分布在手機的正面以及側面,以便用戶更方便地享受音樂;

還有無數(shù)人心中的「白月光」黑莓,借助手機正面的數(shù)字和符號按鍵,研發(fā)了一套獨特的「全鍵盤輸入」功能,成為那個時代商務人士的心頭好。

2006 年黑莓推出的 BlackBerry 8100

功能機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按鍵,除了廠商的差異化競爭路線外,更多是系統(tǒng)的原因:無論是當時主流的塞班系統(tǒng),還是獨特的 BlackBerry OS,都不普遍不支持觸屏,操作界面也不夠直觀,因此每個功能鍵的設置都在努力簡化用戶操作,成為手機好用的必要條件。

歷史的車輪滾滾,就被一臺跨時代設備的到來將大部份實體按鍵送進歷史。

2007 年,舊金山的莫斯康展覽中心里的每個人都屏息凝神,他們目光聚集的舞臺中心,喬布斯正向所有人宣布:

我們要重塑手機。我們要做一款跨越式的產品,它比任何移動設備都要智能,而且超級易用。我們要做的就是去掉所有這些按鈕,只保留一個巨大的屏幕。

蘋果推出了初代 iPhone。

蘋果憑借當年領先所有操作系統(tǒng)的 iOS,將絕大多數(shù)功能都塞進了那塊「無所不能」的屏幕里,只需要用手指點擊幾下屏幕,即可輸入文字、撥打電話,甚至拍照與收發(fā)郵件。

「Less but better」,這個德國設計師迪特·拉姆斯提出,并影響了無數(shù)產品設計的理念,終于在科技前進的腳步下,開始落實在移動終端上。

代表著「Less but better」理念的 Braun Studio 2

轉眼十七年過去,喬布斯與 Jony Ive 的發(fā)言還在耳邊回響,蘋果卻已經連續(xù)換掉了兩位掌舵的設計師——從 iPhone 系列誕生開始的話,現(xiàn)在已經是「三代目」了。

這三次換血,都象征著蘋果設計團隊的理念轉變——初代的 Jony Ive 是一位秉持「Less but better」的設計師,主導了無數(shù)經典又驚艷的蘋果產品設計。

但當設計蓋住功能性后,就會出現(xiàn)「蝶式鍵盤」、「夢幻單管壓 i9」這樣的失誤。

在 Jony Ive 離開蘋果,自立門戶后,Evans Hankey 挑起設計大梁,上任之初就大刀闊斧,將 Macbook 上的 TouchBar 改回了按鍵。

這一舉動廣受好評,被視為蘋果的設計理念開始真正回歸「功能性」大于「設計性」的道路。

不過沒過多久,Evans Hankey 也離開了蘋果。

從 2019 年 Jony Ive 離開開始,蘋果設計團隊高頻率的換人,設計理念多次調頭。

iPhone 15 Pro 系列上這顆 Action 鍵,就是搖擺之下的產物。

如今,在 Ive 時代就在蘋果從事設計的 Molly Anderson 開始領導蘋果的設計團隊,她一度被視為 Jony Ive 與 Evans Hankey 設計理念的結合者,兼具設計美學與生產力屬性。

她最新的作品,是不久前發(fā)布的「史上最薄」iPad Pro M4,雖然一度刺激了 iPad 系列的銷量,但對于這個「薄」,大家褒貶不一。

而在 iPhone 上,人們還沒有習慣 iPhone 15 Pro 的 Action 按鈕,她又準備攜新的拍照按鈕登上舞臺。

比起十七年前蘋果的果斷和篤定,這一次,蘋果似乎還在「設計」與「實用」間猶豫。

本文來源:愛范兒

愛范兒

網友評論

聚超值•精選

推薦 手機 筆記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業(yè) 出行 未來
二維碼 回到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