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利硬懟BYD油耗數據,這2.9升油耗到底是不是仙界科技?

差評 整合編輯:太平洋科技 發(fā)布于:2024-06-02 22:16

比亞迪發(fā)布會大伙兒都看了吧,這回它把百公里油耗直接干到了 2.9L 。

結果近幾天,吉利的高管們就在微博上開火。吉利高管們開始 “ 群發(fā) ” 專利證書。

你比亞迪不是熱效率 46.06% ?那我吉利還有 46.1% ,管上!

但沒想到,比亞迪是真有底牌藏著。你拿沒量產的跟我比?好好好,我這沒量產的還有 46.5% ,直接壓死!

而且比亞迪還表示,像這樣的底牌我有大把,只是沒必要亮。

這一波下來,吉利算是把自己打麻了。。。

隨后戰(zhàn)線只能拉回到油耗上,有人直言 2.9L 的 NEDC 標準不夠嚴格,按工信部的 WLTC 標準,應該是 3.8L 。

這里,比亞迪確實不能說沒錯,畢竟大家一般對外宣稱用的都是 WLTC ( 工信部 )油耗,測試更嚴格。

NEDC 測試標準里最高測試速度只有 50 公里每小時, WLTC 不僅要求最高車速達到 130 公里每小時,測試時間也要比 NEDC 更長。

比如秦 L 虧電油耗, NEDC 2.9L , WLTC 要去到 3.8L 。所以 WLTC 油耗數據數肯定比 NEDC 高很多,但你也不能說 BYD 不老實,畢竟 NEDC 測試標準目前還在使用。

所以要我是吉利,我不會拿標準懟 BYD 。而是弄個 WLTC 虧電油耗低于秦 L 3.8L 的車,這樣的話,直接把最低油耗頭銜就給搶回來了。這不更有說服力?

總之啊,這波 “ 友好切磋 ” ,不僅沒能對比亞迪造成什么形象上的損害,甚至大伙兒還都覺得吉利真 “ 急了 ” 。

瓜確實是吃飽了,但打歸打鬧過鬧,比起微博上來來回回的罵戰(zhàn),我覺得比亞迪這次把熱效率干上去時用到的技術,其實還是更有意思點。

熱效率這個概念吧,差不多就是說咱們燒的油里面到底有多少能量在真正推著車往前走。這個數值一般是 30% 左右,也就是說,你燒完一箱油,有 70% 的能量都消耗在了各種損耗上。

想想現在的油價都奪少錢一升了。。。別吵,我在思考。

所以,提升熱效率就是提高你省油的上限,不管你怎么輕量化,怎么低風阻,怎么黃金右腳,都繞不過熱效率給你綁死的底層代碼。

那這么看,比亞迪的 46.06% 對比一般車的 30% ,豈不是無敵了?

首先啊,咱們不能這么比。

要知道這個 46.06% 指的是最高熱效率,而 30% 一般是指純燃油車平均發(fā)動機熱效率,這兩個可是有大區(qū)別的。

在過去, 40% 以上熱效率的發(fā)動機并不是沒有,但要達到 40% 以上,必須是在非常極限的工況。油車開在路上,總難免要加速減速啥的,發(fā)動機沒法一直在最舒服的狀態(tài)運行,所以熱效率平均下來只能到 30% 左右。

但現在不一樣了,混動車可以讓發(fā)動機在發(fā)電和推輪子之間自由切換,這樣發(fā)動機就能在最高效的狀態(tài)下工作。如此一來,最高熱效率和平均熱效率的差別就很小了。

這一波操作下來,讓過去家用燃油車的百公里 7 、 8 個油,直接給降到了 4 、 5 個,已經相當逆天。

但這還不夠。想要達到量產 46.06% 的熱效率,還有個更重要的玩意。

那就是這個16 :1 的壓縮比。

壓縮比這個參數,來自發(fā)動機內部活塞做功的過程。比如下面就是一個氣缸的四沖程奧托循環(huán),包括進氣、壓縮、做功、排氣四個步驟。

發(fā)動機之所以能帶著輪子轉,關鍵就是在氣缸里汽油和空氣燃燒爆炸,然后頂著活塞往前走。這時候,汽油混合氣體燒的越充分,熱效率就越高。

而讓燃燒更充分的主要辦法,就是提高壓縮比。

壓縮比是吸進來的氣,和爆炸時的氣體體積之比,這個數值越高,就說明氣缸把氣體壓的越嚴實,那么燒起來就越容易。

一般,普通燃油車發(fā)動機的壓縮比在 10 : 1 左右,如果熱效率要超過 40% ,那壓縮比就必須得往上走走,比如本田第三代混動系統(tǒng)用的 LFB 2.0L 發(fā)動機,壓縮比在 13.5 : 1 ,熱效率達到了 40.6% 。

但 45 % 是一道過不去的坎,是曾經熱效率的極限,因為壓縮比太高也會帶很多問題。

首先就是爆震,如果出現爆震,那么不僅發(fā)動機震動會比平常更明顯一點,關鍵還會對發(fā)動機結構造成損害

具體啥原理咱就不細說了,打個比方就是,老板平時給你點壓力,你確實會提高干活效率,但壓力給太大了之后,就可能不想干了,甚至每天都想把公司給炸了。

要解決爆震的問題,眾多車企也就想了一堆辦法,最簡單的就是提高汽油品質。放上面的例子里,提高油品就是引進高端人才,老板壓力給再大,他也能扛得住,而且干活效率還高。

但比亞迪加 92 油弄 16 : 1 的壓縮比,難不成是仙界科技?畢竟現在連增程器都要喝 95 的咯。

也許,這只是比亞迪在宣傳上晃了大家一下。。。

上面咱們提到的其實是最普通的奧托循環(huán),而比亞迪 DM-i 用的是 “ 阿特金森循環(huán) ” 。

咱們就拿憋氣來打個不太嚴謹的比方。

如果說奧托循環(huán)是吸氣 5 秒再呼氣 5 秒,那可能就沒辦法把氣吐得足夠干凈。而阿特金森循環(huán)有點像吸氣 3 秒,再呼氣 5 秒。因為肺里的氣比較少,所以后者在呼氣的時候,肯定呼得更徹底一點。

換成燒油,就是燒得更干凈。

當然,這么做也是有代價的。阿特金森循環(huán)的氣肯定沒有奧托循環(huán)來得勁大,所以說采用阿特金森循環(huán)的車型,動力通常都會相對較弱,開起來也會肉一點。

我們可以看到,秦 L 相比秦 plus ,雖然壓縮比從 15.5 : 1 提高到了 16 : 1 ,但發(fā)動機動力似乎又小了幾分。。。

不過,這對混動車的影響確實比較小,一般咱們當個增程車去開,用的都是電機,其實是感受不到什么的。所以米勒循環(huán)和混動車基本是一個綁定的COMBO 。

但為啥說比亞迪有可能在宣傳上晃了大家呢?

其實是因為在奧托循環(huán)里,吸氣( 壓縮比 )和吐氣( 膨脹比 )基本是一樣式的,而且吸多少氣,對性能的影響比較大。所以以前車企在宣傳的時候,一般就只跟大家說吸氣是個啥情況。

時間久了,大家也都只記得吸氣,不記得吐氣了。

而比亞迪這波操作,其實就有把吐氣叫成吸氣的嫌疑,而因為它格外地能吐,所以這壓縮比看起來就特別大。

不過這應該也算車企們的常規(guī)操作了。之前馬自達也是這么喊的,到底合不合理,咱也說不清楚。

除了阿特金森循環(huán)以外,另一個提高燃燒效率的方法就是提高提高滾流比

這其實沒有名字聽著這么玄乎,簡單說就是倆字 “ 攪拌 ” 。

產生爆震也可能是因為汽油和空氣沒有攪拌均勻,導致有的地方壓力過大,有的地方壓力過小,那么提前給他攪拌一下,就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
如果是喝杯咖啡啥的,拿個勺子給它晃一晃就能攪拌,但氣缸內就比較復雜了,比如需要改變活塞的形狀,進氣口角度,等等。

另外,還有一招也能降低爆震,就是廢氣再循環(huán)技術,或者,比亞迪叫它催前取氣 EGR 。

雖說是讓廢氣再過一遍氣缸,但這可不是為了讓之前沒燒干凈的廢氣,繼續(xù)充回來拿來燒。

其實最早發(fā)明這個技術是為了環(huán)保。因為空氣里的氮氣經常會在氣缸里和氧氣反應,生成一氧化氮或者二氧化氮,對環(huán)境不太友好。

所以有個小天才直接把廢氣接回氣缸,這樣就能減少混合氣體中的氧氣含量,防止生成這些有害物質。

不過沒想到的是,這招還能降低氣缸爆震的發(fā)生率,甚至能降低進氣的機械能損耗( 泵氣損失 ),結果就是會更省油。

科學,很奇妙吧。。。

其實為了提升熱效率,每家車企都有自己的絕活,這里脖子哥是說不完了?傊谛履茉磿r代,內燃機技術的進步并非停滯不前。

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,依然會是混動占主導地位,而內燃機的進步方向,就是往更適合混動的方向發(fā)展。

諸如這樣搞內燃機研發(fā)的國內車企不在少數,吉利的雷神混動,長安的藍鯨動力,奇瑞鯤鵬動力,東風馬赫電混等等,發(fā)動機功率越來越高,熱效率上也是互相刷新記錄。

但作為一個消費者,你們攀比熱效率高幾個百分點和我真沒多大關系,不如多造幾臺的便宜好開的車,更實在點。

圖片、資料來源:

微博、知乎、B站

本文來源:差評TV

網友評論

聚超值•精選

最新內容

上市8個月就改款,問界M7賣得好也著急?

華為發(fā)布了改款車型問界新M7 Ultra,售價28.98萬元-32.98萬元。此舉體現出對于銷量下滑的急切,同時也展示了智駕技術的重要性。該車搭載華為ADS 2.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(tǒng),并在外觀、底盤等方面進行升級。

華為 | 問界M7
比亞迪出牌,吉利急眼?

比亞迪發(fā)布第五代DM-i混合動力系統(tǒng),搭載在秦L和海豹DM-i上。這兩款A+級新能源轎車的起售價低至10萬元以內,并且百公里油耗僅為2.9升。此舉引發(fā)了吉利等競品的質疑,但比亞迪對于油耗數據進行解釋并表示擁有更高熱效率的產品。

比亞迪 | 吉利
吉利硬懟BYD油耗數據,這2.9升油耗到底是不是仙界科技?

比亞迪發(fā)布了一款熱效率達到46.06%的新車型,引發(fā)吉利高管的質疑。然而,比亞迪表示還有更高的底牌,并指出吉利對油耗標準進行了選擇性使用。這次“友好切磋”并未損害比亞迪形象,反而讓人覺得吉利顯得急躁。盡管如此,提升熱效率仍是內燃機技術進步的重要方向,在新能源時代仍將占主導地位。

比亞迪 | 吉利
理想變了!技術研發(fā)投入每3天1個億,領跑造車新勢力

理想汽車發(fā)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,交付量同比增長52.9%,總營收達到256.3億元。值得關注的是,該季度研發(fā)投入高達30億元,是凈利潤的5倍。這表明理想汽車不僅保持了穩(wěn)定盈利能力,還大幅增加了對技術研發(fā)的投入。未來,理想將繼續(xù)提升現有產品銷量和毛利率,并加強智能駕駛領域的研發(fā)。

理想汽車 | 研發(fā)投入
何小鵬:未來一年半智駕迎30倍提升,大模型時代難有Tier 1

小鵬汽車發(fā)布AI天璣操作系統(tǒng),實現端到端大模型智駕架構。何小鵬表示,未來一年半將有10-30倍的智駕體驗提升。他認為大模型是推動高階智能汽車發(fā)展的關鍵,并預測無人駕駛可能在數年內到來。此舉使小鵬汽車成為國內首家量產端到端大模型的公司之一。

智能汽車 | 大模型
太平洋科技旗下
讀懂科技出行 · 聚焦未來出行趨勢
APP下載
微信公眾號
B站
新浪微博
聯系我們
二維碼 回到頂部